本所隸屬高雄市政府地政局,目前管轄高雄市鹽埕區、鼓山區、前金區、旗津區等四個行政區之登記、測量、地價等業務。 | |
本所成立於民國六十四年七月一日,原管轄鹽埕、鼓山、前鎮、左營、楠梓、旗津等六區,民國六十八年七月一日本市改制院轄市將小港區地政業務劃歸本所,民國六十八年本市前鎮地政事務所成立,將前鎮、小港、旗津等三區劃歸該所,復於民國七十三年元月本市楠梓地政事務所成立,將左營、楠梓二區地政業務歸劃該所,前金、旗津二區地政業務劃歸本所,目前管轄鹽埕、鼓山、前金、旗津等四個行政區;鹽埕區土地約1萬2千5百餘筆,土地面積合計約163.64公頃;鼓山區土地約3萬4千9百餘筆,土地面積合計約2070.71公頃;前金區土地約1萬1千4百餘筆,土地面積合計約194.76公頃;旗津區土地約9千2百餘筆,土地面積合計約649.11公頃 |
鹽埕 |
本區原分為鹽埕莊與鹽埕埔而得「鹽埕」之名,全區地勢平坦,形狀略似三角形,是高雄市面積次小的一區。全區不過1.4261平方公里大,東隔仁愛河與前金區相鄰,西沿鐵路線與鼓山區為界,南倚高雄橋與苓雅區相通,北以建國橋連接三民區。 在明鄭以前,本區是一片沙洲無人居住之地,根據明末沈光文的《平臺灣序》中提到:「打狗澳能生倍之財、曝海水以為鹽....」,可知在明鄭時代才開始有閩粵移民於此以漁鹽為業。清康熙末期,漳州府南靖縣人趙元、蔡瑪為、黃孔等廿餘人應清吏招徠抵此,經營鹽務,名為打狗鹽埕(後改稱瀨南場),至乾隆廿五年,鹽民已聚成小部落,於是搭建小廟奉「三山國王」為部落的守護神,從此三山國王成為鹽埕居民晨夕參拜的偶像。民國初年,鹽埕區到處是鹽田澤國,僅有數十戶曬鹽為生的鹽民,除了靠近鼓岩一帶是鹽埕「埔」之外,其餘地方都是泥濘沒脛的漁塭、鹽埕、鹹湖及淺水沼澤。民國十三年 十二月廿五日廢高雄郡,升高雄街為「高雄市」,市治設於榮町(今舊市府所在地),於是市政中心從哨船頭移至本區,日人且在此設北野町及入船兩派出所作為鎮壓及執行國策的機構,又因港口的開闢,海港通商日繁,人口日眾,日人於是增設鹽埕町派出所,旋即又編設六區會。臺灣光復初期,市政府在鹽埕設置第七、第八兩個區,後來又將原有的北野、鹽埕、入船、榮町、堀江合併,改為高雄市第十區公所;民國卅五年四月,奉令以地名為行政區名,才正式定名為「鹽埕區」。 鹽埕區曾為高雄的政治、經濟、商業、金融中心,當時區內大型商店林立,人潮車潮如過江之鯽,據民國四十六年的統計,鹽埕區的商家數與報繳營業稅額之多,幾乎掌握全市一半以上的財富,由此不難想像往日鹽埕的地位。但惜至五十四年後,隨著市中心及商業區之東移而落盡鉛華,人口也隨著日趨減少。現在的鹽埕區隨著愛河整治成功,觀光船的開航及愛河沿岸仁愛公園、歷史博物館、音樂館、電影圖書館的啟用,已將鹽埕由政治、金融商業中心轉型為水岸觀光休憩區,也給鹽埕區打下了一支有力的強心劑,成為市民休閒娛樂及尋找古早記憶的地方。 |
鼓山 |
因「打鼓山」而得名,高雄舊名「打鼓」,又名「打狗」;關於「打鼓」或「打狗」之名,本指今日的壽山及哨船頭一帶。日人伊能嘉矩以「打狗」之語音,即平埔族所言:莿竹所圍的防築工事推論,打鼓(Taokao)即為鼓山原住平埔番社之名。因在十五世紀以前,這裡有平埔族的一支馬卡道族(Makattao)於此棲息,為防禦到處劫掠的倭寇,便在港口四周種植莿竹,「打鼓」便是平甫族語「竹林」(Takau)的音譯,故漢人多稱之為「打鼓社」,或意譯為「竹林族」,民間亦稱為「打狗」。 此後,民間多以「打狗」為該地命名,如「打狗嶼」、「打狗仔港」等,而官方所撰之方志輒以雅譯的「打鼓」名之,如「打鼓山」、「打鼓港」、「打鼓澳」、「打鼓汛」、「打鼓仔港」等。 然而,「打鼓」之名,在民間仍有不少穿鑿附會的解釋與傳說,為「打鼓」之名憑添了不少想像的趣味性。這些傳說包括有: 1.鼓山為「山貌肖鼓」而得名:周元文的《重修臺灣府志》即元:「打鼓山,俗呼打狗山。其山踞海上,有大潭石洞,為安平鎮七鯤之宗。其形如鼓,故名。」 2.鼓山為「巨石似鼓」而得名:萬壽山主峰大尖的山麓叫大尖崁,崁下的山豬韻有塊外形似的碩大石塊,被稱為「石鼓」,據說若以棍椿敲擊,會鼕鼕作響,聲聞遐邇云。 3.鼓山為「避厄鳴鼓」而名:余文儀的《續條臺灣府志》云:「打山西有石佛,舟人經此必鳴鑼焚紙錢。」劉良璧的《重修臺灣府志》亦云:「石佛之北有石塔,石佛之南有涼傘嶼,皆屹立海中,舟人經此,必鳴金獻紙。」而除文達的《鳳山縣志》也有類似這樣的說法:「隔海參差,遠近浮沈而列於打鼓山之左右者,西有石佛,舟經此,鳴金鼓以獻紙。」 4.打狗山為「誤虎為狗」而名:據《高雄市志.藝文紙》所載:明鄭之初,履有受蕃族騷擾之苦,為此,乃由唐山輸入一對老虎,置入山奧,以嚇阻蕃族,不料山胞不識虎威而群相追捕。此二虎不敵,一負傷逃至民雄,鄉民誤為貓魔,蜂擁追打,故稱民雄為「打貓」;一遁入高雄,此地人同不識虎,誤為狗精,也合力追打,故名為「打狗」。 5.打鼓為「思源懷鄉」而名:漢人渡海來臺之初,為表飲水思源之心意,遂以與此山山形相似的福建閩侯縣的「鼓山」命名,以示懷念故里。 探尋高雄地區的發展源頭,高雄最早的人類遺址,目前可考者為桃子園文化的出土,這裡正是馬卡道族的活動範圍。事實上,從桃子園到龍泉寺貝塚遺址起源看來,此一區域極可能便是高雄市的文化搖籃。 本區南北細長,東西狹窄成一長方形,兼具背山臨海的天然優勢,以漁業和航業為本區特色。除此之外,壽山公園、西子灣風景區、壽山動物園更是名聞暇邇。民國六十九年起,國立中山大學在西子灣復校後,帶來了濃厚的文化氣息。 位於北區有許多古蹟,如雄鎮北門(建於永曆三十五年,1681)是明鄭鎮北門戶、英國領事館舊址、奉祀忠烈英雄的忠烈祠都是騷人墨客憑弔遊覽的勝地,設立於內惟埤經國文化園區之美術館、雕塑公園更帶來濃厚的藝術氣息,提供市民閒暇之藝文活動場所。 |
前金 |
在鄭成功開臺時,雖然本市的左營、前鎮等已開始漸次墾殖,但本區則尚未拓殖。 到了清朝以後,本市墾殖地區日漸擴大,本區始有移民殖墾漸成聚落。當時分為前矜、後矜兩部落,其中前矜部落開發較快,是以今萬興宮為中心,又形成林投圍、社內、田寮等部落。不過當時的人煙稀少,除了墾殖的地區開發成田地及漁堰外,餘皆荒蕪。 清德宗光緒廿一年因甲午戰敗,臺灣割讓給日本,而進入了日據時期,本區仍繼續保持相當的農村風貌,有田地、魚池、牧場等;但是此時已逐漸開始在本區設立機關,如:高雄州廳【即今之地方法院】、銀行、水利會、警察署等;同時在本區亦建立了不少宿舍區;這在前金區的開發史上算是轉變的開始。 臺灣光復以後,由於道路的開闢規劃,新房舍的建築,於是原有的田園、魚池逐漸減少萎縮,終至不見蹤跡;代之而起的卻是條列整齊,規則交錯的大道和林立的房舍;農村風貌不再,本區已走向了都市的型態。因此走在今天的前金區上,是很難想像當年先民胼手胝足耕殖、養魚的艱辛拓墾之歷程的。 |
旗津 |
旗津是高雄市發祥地,包括旗後、中洲兩大部落。旗津孤懸島外,與鼓山對立,扼著打狗隙,為內外船舶往來津渡之處,昔日此地文風頗盛,文人曾組織「旗津吟社」,且以「旗鼓堂皇,維揚我武;津樑鞏固,克狀其猷。」的聯語自勵,光復後遂取[旗津]為區名。 一、 旗後─又寫旂后或岐後,以位於「旗山」之後而得名。其後山海拔僅四十八公尺,西側垂直陡落海面,因沙洲似旗桿,山似旂,乃有「旗山」之名,部落在其後,故有「旗後」稱。 二、 中洲─謂沙灘的堆積地恰位於高雄港與外海之間,且地處旗後沙洲的中央而名。今所謂的中洲,除中洲本身外包括烏松、大汕頭、赤竹仔、七柱、土地公、崩隙等的總稱。 (一)烏松:此處的老榕〔台灣稱榕烏松〕,經鹽分侵蝕,表皮呈烏化而名。 (二)大汕頭:沙洲向外突出,形成大沙嘴,遂名之。 (三)赤竹仔:長枝竹欉,成熟後竹皮呈赭紅色,而為名。 (四)七柱:清初,郭姓七兄弟在此落戶,分成七房而名。 (五)土地公:聚落建有福德祠,主祀土地公,乃名之。 (六)崩隙:曾受波浪沖擊而崩塌下陷,乃名。 旗後不僅是高雄的發源地,更是高雄港口的發祥地。 明末清初,來自大陸的戎克船都停泊於旗後。旗後的開發始於明永曆16年〔1672〕,徐阿華遇颶漂至旗後;雍正四年〔1726〕,荷蘭傳教士編纂的台灣地圖,稱旗後為漢德那斯島(Handelarrs);歐洲人以旗後山絕壁宛如阿丁海岸,稱旗後半島為沙拉生頭(Saracen Head)。 咸豐十年〔1860〕,英法聯軍之役訂立北京條約,旗後成為通商口岸,萬商雲集,百業鼎盛,成為高雄首善之區,且同治二年成立旗後海關分關於此。今天后宮旁的通山巷,當時為外商雲集之處,碼頭邊的「福聚樓」是高雄酒家的濫觴。在電信方面,牡丹社事件後,丁日昌撫閩,丁於光緒三年奏准電報線二線,其一自台南至旗後,總長約九十五華里,且設「旗后分局」是台灣電報局之創始。在教育方面,本市第一所學府「打狗公學校」,設於光緒廿四年〔1898〕,為目前旗津國小前身,創校逾百年,都是旗津區極光彩的史實。打狗時代的旗津,在市政上亦占有重要一頁。宣統元年〔1909〕,打狗區役場設在大竹里旗後街,管轄大竹里內的鹽埕莊、烏松、旗津街、中洲及興隆里內的哨船頭街、鹽埕埔等。至民國九年成立高雄街,街役場移於哨船頭,在此之前的10年間,旗後一直是高雄市政的重心。 民國十四年,日本人推行市街地名日化政策,旗津區設有旗津、平和、綠等三町: (一) 旗津町(Hatatsu):取自「旗鼓堂皇,津樑永固」之舊義而名,今旗津區毗鄰港口一帶地區。 (二) 平和町(Heiwa):即和平之義,含有建設「大東亞共榮圈」之寓,今旗津區中段舊海專一帶地區。 (三) 綠町(Mirori):今旗津烏松一帶,有榕樹、青柏、紅樹林等樹欉,一片綠意而名。旗津為一座長11公里,寬廣平均約二百公尺的沙灘形成的半島。據前台灣總督府地質所長井上技師報告謂:「數百年前之旗後山,原為獨立小島」;又云:旗津沙壩的形成,約在十七、十八世紀之間,由於高屏溪流域的拓墾開發,大量砍採沿岸的原始森林,致表土形成瀉流;高屏溪又屬台灣特有的急流,沖瀉力特大,其所搬運的泥沙,排入海中,順海流於旗後山下作長期的堆積。又因潮流與波浪的作用,使沖積的沙土與陸地平行,由於砂嘴逐漸延伸,遂成為旗津半島。 旗后又稱旂后,以位於旗山之後而得名,與鼓山對峙,扼「打狗隙」(即高雄港)與中洲合設旗津區;因在旗山之後,為船舶往來津渡之處,且此地文人曾組織「旗津吟社」,有「旗鼓相當、維揚我武;津梁鞏固、克壯其猷」的聯語,台灣光復後遂取為區名。 |